基金行业的潜规则 “老鼠仓”可以剿灭吗
作者:尤旭东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媒体上有关目前公募基金“老鼠仓”抬头的报道。这确实是一个抓眼球的报道,但好像也仅此而已。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一个行业的潜规则问题。
“老鼠仓”说白了,就是证券包括基金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大家放眼四周,各行各业,哪里没有自己的潜规则?比如说官员的升职提干,比如说采购员买东西,比如说开发商拿地,再比如说女演员跟导演的关系,等等等等,哪一个领域、哪一个环节,能真正做到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当然这不是说“老鼠仓”不招人恨。最近在看一本书,Perter Jay写的《财富的历程》。书里说,财富的积累过程,都是缘于人类“自利基因的刺激”。在这个过程里,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是容易被忽视的。联想到马克思教导我们的: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也是异曲同工。而十年前的一家国内券商,把一只股票从2块钱炒到20块钱,翻了十倍,最后一结账,公司愣没赚多少钱,是不是流到“老鼠仓”里了?大家可以想象。当今国内的财富阶层,他们的财富积累,有多少是缘于各式各样的“老鼠仓”呢?没人做统计,也统计不出来。
麻烦之处在于,事情一旦上升到潜规则,基本上就成了无药可医的顽症,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可悲的现实。即使有人提出来要治,最后也难免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据说今年年初证监会基金部就下发了2007年一号文,很多内容是针对基金经理“老鼠仓”的监管,包括建立针对基金管理人员直系亲属证券投资的监控体系。但是问题马上来了,相关人员的“直系”亲属可以控制,那么旁系呢?朋友呢?买来身份证开的户呢?可以说根本无从控制。经过多年的更新换代,“老鼠仓”不但形式上花样翻新,流程设计上也越来越精良,使你几乎无法界定,什么才算“老鼠仓”,比如最近媒体爆出的公募参与锁仓、私募拉抬、最后双方分成的事情,你可以把它视为“老鼠仓”的一个变种,但很勉强。
因为公募基金如果看好一只股票并且捂住的话,是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的,也是无可指责的。而且如果把“老鼠仓”看成一个模型的话,这里面往往每个主体都是理性的,只要不出现意外,最后很可能是一个多赢的结局,那么你又何从发现?何从处理?恶和善的平衡往往就取决于最后的利益约束。“老鼠仓”也不例外。
以前在电视上看动物世界,拍到蟑螂那一集,主持人最后那一段深沉的话让我印象很深,大意是,在这个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就有了蟑螂,人类对蟑螂的剿灭行动也持续了千万年,但结果是蟑螂越活越滋润。所以主持人说,人既然灭不了蟑螂,就要学会如何与蟑螂相处。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的唯物主义态度吧。
【热点】公司高管炒股高超 老鼠仓新的代言人?
作者:王大军 刘欣然 兰江水
股市的持续升温,激发了普通投资者的热情,同时,也令上市公司管理层怦然心动。上证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高管在牛市行情中买卖股票行为日益频繁,并以其“独特”的眼光抓住了最佳买卖时机,获利颇丰。
另据上证所披露的资料,自2006年8月28日至2007年1月17日,共有5家上市公司的4名董事、3名监事和2名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规套现行为,其中1名董事、2名监事甚至一次性全部卖出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其余高管抛售股票数量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在25.4%至49%之间,远超证券法规定的25%上限。
“漏网之鱼可能更多。”业内人士认为。
如何防范上市公司高管“自拉自唱”——违规买卖本公司股票,维护中小股民利益,成为监管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高管们“技艺高超”
上证所提供的历史数据表明,高管建仓后,绝大多数公司股价都出现急速拉升行情,涨幅巨大。
根据中金公司的最新统计,2006年2月23日至3月31日,宏达股份(600331.SH)2名高管和1名董事陆续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3.53万股。随后宏达股份股价在短短21个交易日里飙升了105.5%。2006年11月22日至30日,山西焦化(600740.SH)5名高管和1名监事陆续购入公司股票。2006年12月1日开始,山西焦化股价持续拉升。此外,陆家嘴(600663.SH)、卧龙电气(600580.SH)、黑牡丹(600510.SH)等公司高管购买股票后,公司股价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拉升。
另外一方面,上证所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2006年10月18日、12月12日,南京医药(600713.SH)高管魏荔、董事李毅均出售公司股票2000股,分别占各自持股量的24.9%和22.7%。高管抛售前,南京医药在20个交易日内飙升了71.9%。
2006年12月15日,金发科技(600143.SH)两名董事、两名监事、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抛售公司股票,合计112.2879万股。当天,金发科技股价走势平稳,报收于36.07元,微涨0.28%。而此前一年,金发科技股价涨幅高达371%。
2006年12月20日,恒生电子(600570.SH)董事黄大成卖出公司股票118万股,占当天成交总量的20.7%,股价当天涨停。12月21日,公司董事陈鸿抛售公司股票47.39万股,同时,两名监事分别抛售5万股和2万股,当天股价出现下挫。而此前8个月,恒生电子涨幅高达141%。
2007年1月5日,新安股份(600596.SH)监事贾旭东出售1669股公司股份,占其持股量的17.2%。之前6个月,新安股份飙升了77.1%。
无一例外,这些上市公司高管的股票操作都非常“成功”。
新老鼠仓如何监管
上市公司高管利用牛市高抛大举获利的行为引起了监管层和市场的高度关注。
“不排除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内幕信息高抛低吸,从股市中不当得利的可能。”业内人士认为。
事实上,为防止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利用在公司中的特殊地位和信息优势谋取非法利益、破坏证券交易秩序,修订后的不允许这些股份持有人从事短线交易。如果这些股份持有人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对违规者,可给予相应行政处罚。对已出现的此类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应按照法律规定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针对近期某些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违规超比例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及短线交易等行为,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正高度重视这一动向,对违规情况已经进行核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董事、监事、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和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管理和监控,从技术上防止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此外,市值监管也将对股价产生决定性影响,控股股东为了完成市值考核指标,不排除人为“调控”股价的可能。
“要防止控股股东”“合法”“坐庄。”泰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亚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控股股东如果短期内既增持又减持,值得警惕,这很可能是一种炒作套利行为。
对于这种行为,谁来监管?怎么监管?“这是一个监管空白。”目前,还没有正式文件对国有股减持进行约定。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暂行办法 designtimesp=29832>初稿内容规定,全流通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买卖在三种情况下仍需通过国资委审批:一是出售上市公司股份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变化的;二是出售上市公司股份导致国家股低于最低持股比例的;三是买卖国有股5%以上的大宗交易。
<证券法 designtimesp=29835>、<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designtimesp=29836>、<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designtimesp=29837>规定,买入上市公司股份达到总股本的5%,要履行举牌公告义务,卖出股份达到总股本的1%,也要发布信息公告。
但存在漏洞,<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designtimesp=29840>对于非流通股限售期满的流通问题,只要求达到1%需履行公告义务,并不限定关联人或者一致行动人。所以,实际控制人完全可以旗下多家公司分仓增持或抛售一只股票,以此规避信息披露义务。
东盛科技股价巨幅震荡 怪异走势可能肥了老鼠仓
作者:张景宇
三个涨停,四个跌停!短短7个交易日里,东盛科技(600771)在另一个市场上演绎了一场“白加黑”的游戏。
而引发这一切的,是东盛科技发布的两则公告。
利好!
12.6亿高溢价出售资产
10月18日,东盛科技突然暴涨。股价从盘整了5个月的9.5元附近急速启动,连续两个交易日达到涨停价位。面对这如虹的涨势,人们联想起3个月前德国拜耳收购东盛科技“白加黑”OTC业务的传言。
东盛科技似乎也察觉到公司重大资产交易事项已经提前泄漏。不得已,上市公司在10月20日向上交所申请临时停牌,理由是“将于近期审议重大资产交易事项”。
10月26日,东盛科技正式发布公告确认,将控股子公司启动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抗感止咳类西药OTC业务(包括“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三大非处方药品牌、相关生产设施和全国经销网络)转让给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交易价格折合人民币12.64亿元。公告当日,该股以涨停价开盘。
利空!
大股东占款15亿
公告发布的当天,东盛科技同时恢复交易。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该股在溢价出售资产的重大利好刺激下以涨停开出后,股价迅速掉头向下, 将跳空缺口尽数回补。
10月27日,东盛科技再度提出停牌。
10月31日,东盛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存在未披露的对外担保事项,累计对外担保11.34亿元,占净资产比例的248.24%。其中,累计为已曝出“财务陷阱”的宝硕股份担保2.9亿元。
更要命的是,公告中还披露第一、第二大股东东盛集团、东盛药业合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5.88亿元。而2006年中期,东盛科技的总资产也不过15.27亿元。这意味着,东盛集团不仅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而且有隐瞒利润的嫌疑。
公告披露后,东盛科技再难扭转颓势,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直到上周五跌停板上仍有6.66万手封单。
无奈的“整体上市”
从10月26日的高点算起,东盛科技在5个交易日内挥发了10亿元的市值。东盛集团和关联子公司陕西东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市值也因此损失了5亿元。
“我们不是有意选择这个时间点,主要是出于为中小股东负责。在这里,我只有真诚地向中小股东道歉,向所有对东盛给予厚望的公众道歉……”有“并购黑马”之称的东盛集团掌舵人郭家学事后如是解释。
据了解,为了偿还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郭家学已准备了“以股抵债、以资抵债”的计划。其中,对于东盛药业的欠款,由东盛科技回购东盛药业所持19.04%的股份,回购完成后,东盛药业从此注销;对于东盛集团的11亿元前款,将以东盛集团拥有的股权或债券抵偿其所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包括东盛集团所持有的山西广誉元、潜江制药、安徽东盛、东盛生物制品、东盛友邦五家公司的股权资产。
上述资产转让后,东盛集团将不再拥有实业资产,成为专门的一家控股公司。因此,有业内人士将东盛集团的还款计划戏称为“整体上市”。
郭家学被老鼠仓“黑”了?
但是,随着东盛科技股价连续跌停,郭家学的还款计划变得并不那么可行。
“第二大股东东盛药业目前持有上市公司19.04%的股份,大概有4000万股,按上周五7.44元的股价计算,这部分持股市值只有不到3亿元,这根本不够偿还占用上市公司的4.49亿元。”证券市场资深人士张红记表示。
张红记认为,东盛集团在过去几年的一系列并购中存在亏损,东盛集团目前的资产如果按公允价值估值,很可能不够还债。
而由于东盛科技两公告前后股价巨幅震荡,也有投资者因此怀疑东盛集团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利的企图。
对此张红记表示不太可能:“股价上涨对郭家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他要用所持股份偿还占款。在10月18日至26日的3个交易日里,东盛科技的换手率不过22%,这种成交量根本不足以让庄家出货。如果说有出货的话也是‘老鼠仓’提前出逃的结果。”
“很显然,郭家学被人‘黑’了。”张红记认为。
0 Comments